文|三农科普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今年5月6日凌晨2点18分34秒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
(相关资料图)
立夏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天的开始。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面说的“假”是“大”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立夏可是一个伟大的节气,早在战国末期就已经确立了,人们把它看作是夏天的开始。
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迎来真正的夏天。
古人把一个节气分为15天,每5天为一候,用来更准确的描述节气的气候特征。当古人听到蝼蝈在田间里的鸣叫,看到蚯蚓在掘土,看到王瓜的蔓藤开始攀爬的时候就知道夏天来了。
按现在气象学上的说法,连续5天的日均气温达到22℃以上就是夏天了。
实际上,到了立夏达到这个温度的地区并不多,只有南方地区能够达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只有18-20℃,尤其是东北地区还时常有冷风和降温天气,影响春玉米的播种和出苗。
立夏之后,华北和西北地区温度上升加快,但是,降水仍然短缺,土壤和大气一样干燥,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因此,这些地方的农人把灌溉防旱仍作为最重要的工作。
当然,这个时候也要预防突遇低温天气,一场低温会导致作物发生冻害,大棚和地膜破损,带来减产,甚至绝产。尤其是甘肃等地区,即便快到夏天了,也会有降温。
南方和华北、西北不同,将进入雨季,大雨、大暴雨的频率将增加。
随着降雨量和阴雨天气的增多,田间高温高湿,易引发作物多种病害。比如,像小麦赤霉病、棉花的炭疽病等。
因此,有经验的农人会采取“增温降湿”的措施,并配合药剂来减少病害的发生。避免,由于病害造成的作物生长异常和减产。
立夏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四月节令,但是,今年有点不一般,因为有闰二月的缘故,在农历三月里就交节了。老人说,今年是“立夏行冬令,寡妇也发愁”,怎么理解呢?
《礼记》中说:“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我国本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重农轻商。古人将政务的智慧和天时结合在一起,认为一个季节必然有其所对应的政策用以实行,否则会导致农业生产紊乱,社会不稳定。
“夏行冬令”,的意思是说,到了夏天,气候还像冬天的一样,还要按照冬天的政令来指导农事。当然,这个说法有点夸张,意思是表明,到了孟夏了,温度还不高,不利于作物播种移栽。
年景不好,平常人家都愁,何况失去顶梁柱的寡妇人家。因此,有了“立夏行冬令,寡妇也发愁”的说法。
按老传统的算法,2023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汛期降雨可能会多一些,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
当然,这是老传统的说法了,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谚已经不是那么准确了。但是,农谚毕竟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预报上来看,进入五月份,从1-4日开始西北中部、东部以及华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华东、华南部分地区有大雨天气过程。并且, 5月10-12日开始上述地区还会大雨。
另外,从5月14-16日开始,华中、华东、华南部分地区还将有中到大雨天气。
降雨虽然能够缓解部分地区干旱的情况,但是,从上面来看,整个5月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阴雨天气中,对作物生长不利。毕竟,作物不仅需要充足水份还需要温度和光照。
立夏将至,您那天气怎么样?我们这温度低还刮大风,希望能很快过去!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下一篇:最后一页
深度游“红色香山”,沉醉于汉剧的《贵妃醉酒》,轻触那些岩画上的远古记忆……“五一”假期,各地文化活动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年青的时候不勤奋学习,到老
1、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2、寄在别人家中。3、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4月29日,泰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西大队勤务二中队执勤人员在龙潭路捡到一张外地游客
首战惨败的太阳,究竟该怎么办?数据专家JohnHollinger晒出了G1中的4个镜头,解析太阳目前的困境:中投本是